“宿舍已經沒人考研了”,女大學生吐槽現狀:連輔導員都看清了現實_熱點聚焦
不過才兩三年的時間,考研報名人數就已經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,還記得考研報名人數最巔峰的那年是2023年,人數一度達到了474萬,本以為這個數字還會繼續上漲,直到逐漸突破500萬大關。
但物極必反的道理在考研這件事上也一樣存在,從2024年的人數首次下跌,再到今年的388萬,考研人數大幅度下跌的背后,原因或許很復雜,但本質卻非常簡單——考研已經不劃算了!
【資料圖】
女大學生吐槽現狀:“宿舍已經沒人考研了”
網上有一名大三的女同學吐槽了自己宿舍的現狀:宿舍一共有6個人,現在已經沒人考研了,6個人全都在備考公務員,甚至就連輔導員也看清了現實,勸她們:
女孩考什么研究生,研究生畢業后還不是一樣要考公務員,不如本科直接考公,一步到位去上班,不僅穩定光鮮,關鍵是社會地位也高,更重要的是,作為過來人,輔導員還看到了公務員崗位的另一大優勢。
那就是在相親市場上的優勢,女孩上岸公務員,工作穩定且輕松不累,相比那些在私企打拼的、以及研究生畢業再開始研究人生大事的,更容易找到好婆家,本科畢業上岸公務員+找了個好婆家,這妥妥的就是人生贏家。
大學輔導員的一席話雖然扎心,但也是當下最現實的考量,為啥現在考研的人數下跌了?考公的熱度卻依舊高漲?這就是原因所在,不少研究生畢業的同學們發現:自己好不容易考上了研究生,畢業后還是找不到理想的好工作。
無奈只能繼續把目標放在考公上,再跟那些本科畢業就籌備考公并且順利上岸的同學一比,不少研究生都懷疑自己考研是“走了彎路”,既然最后的歸宿都是考公,自己為什么不一開始就考公呢?
一旦產生了這樣的想法,一些同學就會覺得,自己用了兩三年的時間讀研,不僅浪費了時間也浪費了金錢,現在研究生的學費可不低,再加上部分名校不再給專碩提供宿舍,讀研的成本也就更高了。
選擇哪條路,對與錯都不在于客觀因素
而多數大學生一開始想要考研,其實目標是非常明確的,就是想提高自己在就業市場的核心競爭力,可當他們看到學長學姐們研究生畢業后,不是起薪不足6000元就是找不到滿意的工作,也逐步看清了現實。
就當下的就業市場來看,選擇公務員這條路,無論是穩定性還是福利待遇都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,但如果就憑借這一點就否定考研的選擇,那也的確有失偏頗。
一個人的選擇是否正確,關鍵不在于別人怎么選,而在于這條路是否適合自己,我們不能用簡單的大趨勢變化去判斷個人決策的對與錯,就像評論區一些網友說的,先考研究生再考公務員也有好處。
本科考公多半只能選擇區縣和鄉鎮機關,市級以上的崗位只有極個別單位才會考慮本科生,且報考的條件也非常嚴苛,若想在體制內謀求更好的發展,先考研再考公也是個不錯的選擇。
但這條路僅限于那些想追求更好崗位的同學們,如果一些同學選擇考公只是想要一個穩定的發展,不在意崗位是鄉鎮還是市級的話,那本科畢業就考公才是更具性價比的選擇。
也有人覺得大城市考研、小城市考公,細想也不絕對,歸根結底,大四選擇考研、考公、還是就業,看的不是自己身處何種環境,而是看個人發展的訴求,無論怎么選,路都在自己的腳下,腳踏實地終究不會出錯。
(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)

瞅一瞅,外灘亮相了這些“黑科技”!
華為Mate X5和Mate 60 Pro+開啟預售;中石油收購普天新能源;螞蟻集團發布金融大模型|Do早報
阿信西安演唱會吸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