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初雪,這些地方為何搶到“首發位”
(資料圖片)
11月17日,在襄陽市保康縣馬橋鎮堯治河村拍攝的雪景。(視界網 陳泉霖 楊韜 彭程 攝)
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曾莉
通訊員 唐悅 馮德豪
“十堰下雪了!”“武漢清涼寨飄雪籽了!”11月16日至17日,寒潮席卷湖北,十堰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坎子山村、武漢黃陂清涼寨等多地先后迎來今冬初雪,網絡上雪景照片刷屏的同時,不少市民發現:每年湖北的第一場雪,似乎總繞不開這些熟悉的地方。
17日清晨,十堰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坎子山高海拔地區的積雪已達10厘米以上,積雪仿佛給大地鋪上了一層松軟的白色毛毯。宜昌長陽火燒坪鄉、襄陽保康堯治河、橫沖、后坪鎮等地也迎來降雪。堯治河村的雪景讓許多游客駐足拍照,截至當日中午,當地最大積雪深度達3厘米。而在武漢,最北端的清涼寨景區于12時左右落下雪籽,比去年提前了23天,細小的雪籽讓景區瞬間充滿冬日氛圍。
梳理近年氣象記錄可見,湖北降雪的“首發陣容”確實常年保持著較高“出勤率”。高海拔山區中,神農架、武當山幾乎每年都率先入列;十堰鄖西縣、襄陽薤山等區域更是第一批降雪的“打卡地”。
“初雪的‘偏愛’,本質上是地理與氣候的雙重選擇。”省氣象臺業務科科長張文言解釋,降雪需滿足低溫和水汽兩大條件,高海拔山區海拔每升高1000米,氣溫約下降6℃,當平原地區尚處秋涼時,神農架、武當山等區域氣溫已降至冰點以下,具備降雪基礎。以十堰坎子山為例,其海拔1700余米,10月下旬便可達到降雪氣溫閾值,2025年10月22日便迎來全省入秋后首場降雪,比常年提前近一個月。
從十堰高山的第一片雪花,到武漢清涼寨的雪籽飄落,湖北初雪的“打卡清單”雖常有微調,但高海拔山區與北部地區的“首發地位”比較穩固。這場每年秋冬之交的“冰雪約定”,既是地理規律的彰顯,也藏著氣候變化的細微密碼。

瞅一瞅,外灘亮相了這些“黑科技”!
華為Mate X5和Mate 60 Pro+開啟預售;中石油收購普天新能源;螞蟻集團發布金融大模型|Do早報
阿信西安演唱會吸氧